河堤筑安全導水潤民生 全市今年水利工作緊扣民生
本報訊 (記者 杜濤) 記者日前從市水務局獲悉,今年我市再次將水利與民生緊密結合,形成服務民生、服務農村、服務生態、服務旅游的現代水利格局。
據悉,今年解決24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,在年底實現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全覆蓋;建設的4個應急水源工程,包括年內實現孤山水庫樞紐下閘蓄水、引水渠道投入使用,開工建設唐河水庫和守口堡水庫工程,完成文瀛湖水庫防滲改造主體工程并具備蓄水條件;圓滿完成冊田、恒山、趙家窯、十里河4座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;農業方面推廣,在農業節水園區運用管灌、噴灌、微灌、滴灌等先進節水灌溉技術,提高農業灌溉效率,完成新增節水灌溉面積7.5萬畝;水保生態建設工程,重點實施京津風沙源、首都水資源水保、鞏固退耕還林等建設項目,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萬畝,生態修復面積60萬畝;河道綜合整治工程,完成御河城區段1.7公里和口泉河6.2公里的河道治理任務,力爭十里河綜合治理工程開工建設。
另外,強化社會公眾節水意識,工業節水上結合發展低碳經濟、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升級,重點推進電力、冶金、煤炭和化工四大行業的節水技術改造工作。完成1億元水資源費征收,加強水資源保護、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設,推進水保治理工程和城市水系建設,提高農業灌溉能力和水環境生態修復能力。
摘自2010年6月17日《大同晚報》